郑金水把接触的东西,都列出来脉络,名曰:第十八掌,因为营销方面比较多,本身就是从事营销类的工作的,所以博客标题起名为新媒体营销第十八掌。
然后偶尔也读读书,充充电,喝点鸡汤,写写东西,达成自我提炼的升华。下面是郑金水摘抄《遥远的救世主》中精彩的片段,感兴趣的可以看看。本文就放到五味书屋中吧。
元英五台山问道求心安
智玄大师把信纸和信封轻轻往前推了一下,说:“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?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?”
韩楚风不知道这首词的内容,就势拿过看了一遍,上面写道——
悟
悟道休言天命,
修行勿取真经。
一悲一喜一枯荣,
哪个前生注定?
袈裟本无清净,
红尘不染性空。
幽幽古刹千年钟,
都是痴人说梦。
韩楚风马上明白了智玄大师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,所不同的是,大师心里有解,而他心里无解,他在心里是真正的提问:什么是真经?修行不取真经还修什么?他觉得词中诸如“休言”、“勿取”、“痴人说梦”之类的用词过于激烈了,不太妥当。但此时他更关心的是丁元英如何回答这个问题,或者说他更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。
丁元英回答道:“大师考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,晚辈就斗胆妄言了。所谓真经,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碦的究竟法门,可悟不可修。修为成佛,在求。悟为明性,在知。修行以行制性,悟道以性施行,觉者由心生律,修者以律制心。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,住因住果、住念住心,如是生灭。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,无欲无不欲,无戒无不戒,如是涅碦。”
智玄大师含笑而问:“不为成佛,那什么是佛教呢?”
丁元英说:“佛乃觉性,非人,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。人相可坏,觉性无生无灭,即觉即显,即障即尘蔽,无障不显,了障涅碦。觉行圆满之佛,乃佛教人相之佛,圆满即止,即非无量。
若佛有量,即非阿弥陀佛。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,无圆无不圆,无满无不满,亦无是名究竟圆满。
晚辈个人以为,佛教以次第而分:
- 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,道法如来不可思议,即非文化。
- 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,善恶本有人相、我相、众生相,即是文化。
- 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、以幻制幻的善巧,虽不灭败坏下流,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。”智玄大师说:“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,施主参意不拘经文,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。以贫僧看来,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,离得道只差一步,进则净土,退则凡尘,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。”丁元英说:“承蒙大师开示,惭愧!惭愧!佛门讲一个‘缘’字,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,不进不出,亦邪亦正。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,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。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明白,装了斯文,露了痞性,满纸一个‘嗔’字。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,只为讨得一个心安。”
智玄大师评价丁元英
智玄大师答道:“三分静气,三分贵气,三分杀气。”
韩楚风闻声心里一颤,没有人能比他更了解丁元英了,这正是丁元英的真实品性。他惊叹大师的观察力,问道:“十分之气,还有一分呢?”
智玄大师说:“还有一气住于身中,游离心外——痞气。”
韩楚风脱口而出一个字:“绝!”
丁元英不缺尊道的虔诚,而又不失变通。
韩楚风掏出烟给丁元英一支,问:“佛门净地能抽烟吗?”
丁元英笑笑说:“栏内是净,栏外是土,靠着栏杆就能抽。”
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,也有三个层面。
韩楚风也笑了,两人点上烟,韩楚风说:“刚才有话没敢说,怕有吹捧之嫌,可又不吐不快,现在可以说了。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,也有三个层面。【评:】
- 一、天上掉馅饼的神话,实惠、破格,是为市井文化。
- 二、最不道德的道德,明辨是非,是为哲人文化。
- 三、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,大智大爱,是为英雄文化。”
扶贫之市井文化
捐资、散钱、彩票、暴富等,不能解决造血问题。只能是“输血式”扶贫。
王庙村的农民,还有叶晓明、冯世杰、刘冰等人,可谓是市井文化的代表,他们真的是渴望天上掉馅饼。在知道丁元英是一位高人之后,冯世杰带着芮小丹、欧阳雪一起去王庙村,摘苹果,送花生。希冀借此攀缘丁元英,实为破格。
扶贫之哲学文化
一切都要想个明白。一直在琢磨,哲人文化,为什么被叫做最不道德的道德。所谓的道德,其定义无非就是一种社会形态的规则、约束,最没有约束的约束,最没有规则的规则,就是所谓的哲人文化?好像有点理解了。哲人的智慧,成于斯,也囿于斯,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。
历史中,有名的魏晋哲学,坐而论道,不务实,终究是不足以解决问题所在。
人生在世,哲人是爱智慧的群体。他们是生活在精神的世界,喜欢在精神的海洋里面徘徊。豆豆小说《天幕红尘》中的叶子农也是一位哲人,研究马克思主义,关注见路不走,关注实事求是,极具爱国情怀,最后竟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而牺牲,令人唏嘘。
《遥远的救世主》中,智玄大师,往小了说,是不是也可以说称是一种哲人文化。佛家分为佛法、佛学、佛理?他也是明智之人。不然也不能看得明白。
在中国,儒释道的文化,是为中国人最为普通的哲人文化,传统文化
聪明人是不能用道德来绑架的,因为市井文化有市井文化是圈子,哲人文化有哲人文化的生活,英雄文化有英雄文化的气概。
【哲学文化:过于悟道,着相于求道。哲人文化总喜欢不直接给,反而让我们悟、我们修,因为人性恨懒,容易安逸,而且麻木,为什么富人有钱还工作,不在家坐吃山空或者坐吃等死。因为生活不止菜米油盐,还有诗和远方。永远不要用我们的思想观念套别人的生活,别人自有别人的天空。】
扶贫之英雄文化
丁元英向乐圣化缘不道德,他操控私募基金“扫荡”中国故事不道德,就连扶贫王庙村,让王庙村牺牲身体健康换取金钱也不道德。
扶贫扶的是什么?丁元英在王苗村,明确告诉农民,给他们的一条市场经济的道路,这条道路竞争激烈。按照市场经济的生存法则,就是忍人所不忍,能人所不能。所以,他扶的是心智,灌输一种市场经济的观念。
韩楚风说,不打碎点东西,不足以缘起,是为英雄文化。英雄,自古爱美人,难过美人关,丁元英为了芮小丹这个美人儿,首先就在欧阳雪的店里打碎了在柏林签订的不涉足股市的契约!他还打碎、打破了哪些东西:
1.打破农民固执的观念,杜绝等、靠、要的思想。
当农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,丁元英给拿了4支烟,给他们直观地展示出生存的“空间”所在。
并且,他们一环扣一环,每家的质量必须靠自己完成,质量合格,才能够卖给下一家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他们就是自己的救世主,完成这些商品,只能够靠他们自己,那个小女孩也带着口罩上场,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之下。
再直白一点就是,生存,生存,生存是首要的,这些农民自己要想在市场中生存下来,必须遵守一些市场经济的法则,并且付出实践。
这让那些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动力。
2.打破公司正规军的玩法,建立一套在生存上独立、在市场上依赖的体系。
一直以为,丁元英设计独立又依赖是为了在吃官司的时候不吃亏。其实,还有另外一方面:
如果把所有的农民,纳入到一家公司里面,实质上等于是一起吃大锅饭了,难以实现绝对的平等和效率,在一个体系里面,任何一小点的问题,这些农民本身可能都会去找公司解决,不然就以不生产为要挟?
所以格律诗本质上市一个营销公司,负责销售而已,这些农民生产的产品可以不走他们的市场通路,格律诗也可以在别的地方订货!
3.打破音响世界的格局。
这个是丁元英布局杀富济贫的关键所在:就是要让一场官司,打开格律诗的品牌知名度,并且借此逼迫林雨峰与他合作,让林雨峰的市场销售通道为格律诗所利用。
这样,产品销路更广。农民的产品可能还会供不应求。农民的口袋,肯定因此鼓起来了。因为音响世界的格局一旦打破,市场必将重新整合。
事实上,也的确是这样,最后林雨峰的公司,分别与格律诗、冯世杰为代表的王苗村村民签订了一揽子合同。
- 扶贫,首要的是扶思想之贫。
- 穷,不能穷志气。人穷不能志短。格律诗的扶贫,对于王庙村的农民来说,救世主还是他们自己。自古以来,救人的被救了,自救者天助!
【评:而丁元英则在第三次第上。而英雄,注定孤独,诸如荆轲、始皇帝、商鞅等。又如:姜文和葛优以及许晴演的《秦颂》秦王为了统一六国失去了女儿、知音,但是天下在一个人肩上,这便是孤独,这便是宿命。】